English

张伯苓与南开教育

2000-11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杨阳 我有话说

20世纪初,围绕救亡的时代主题,曾演绎出多种形式的理论和运动。中国近代教育一经产生,便被赋予了救国这一庄严而沉重的历史使命。当时的教育家们各自经历、境遇虽然不同,但大多是带着这样的意识走上兴办新式教育的道路的。

功利与非功利之间:南开的生存之道

张伯苓的教育事业肇基于严修所设新式私塾,后逐步发展出天津民立小学堂(1902年)、敬业中学堂(南开中学前身,1903年)、南开大学(1919年)以及南渝中学(1936年)等南开系列学校。这些学校所采取的大体是同一办学模式,即一切办学费用,皆须办学者自己筹措。办学者除肩负教育管理的职责外,尚需担负起投资者通常要面对的市场风险。学校不能高枕无忧地躺在国家财政上,办学思路就不能不带有明显的市场取向。

在张伯苓看来,学生就是学校这所“大工厂”的产品。学校的直接效益要受制于社会对其“产品”的需求程度,其发展也取决于对市场的适应能力。为此,南开在许多方面都坚持实业化导向。在学科设置上,它以社会需求为指针,偏重于理科、工科和商科。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,它以切近实用为主旨,南开最有成绩的两个研究机构———经济研究所、东北研究会的课题选择都如此。另外,南开还很重视依托自身科研力量,将成果转化为商品,这一点以化工厂最为典型。

南开的政治色彩较淡,毕业生多选择自由职业。在第一到第十一届毕业生中,选择带有自由职业倾向工作的大约有一半以上,另有40%以上选择业务性较强而政治色彩相对淡薄的工作,直接从政的不过5%到6%。因从政者少,出名者就相对较少,有人借此批评南开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。张伯苓不以为然。他说:“说南开还没有出过人才,我也承认。因为直到现在,南开还没有造就出来一个军阀、一个政客。但在社会上服务的,南开学生却不少。”

张伯苓的自信是有根据的。南开毕业生到社会上,一般都是好评如潮,特别是在教育界和科学界服务的南开学生更是成绩斐然。1949年初,国民政府选举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共81人,南开师生中就有姜立夫、陈省身等9人入选。

私立非私有:张伯苓的成功要诀

在南开大学创办之初,几经实验归于失败,社会上一时流传起张伯苓“只配做职业中学的校长”的说法。

不能说这一说法一点道理没有。20世纪初,中国社会尚处于贫困状态,民间实业规模有限,社会闲散资金既少,且主要集中于政要手中,经费的筹措不仅取决于办学者与政要之间的个人关系,所能筹措的规模也往往非常有限。因此,南开系列教育,特别是大学的成功,除了要不断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外,更取决于张伯苓募集社会资金的能力。

募集社会资金,要旨在于要保证资金确实使用在公益事业上。南开是私立学校,有校董事会,但一直没有明确的产权关系。不论是最初的投资者、后来的捐资者,还是张伯苓等这些资金的使用者,都不是南开产权的所有者。他们所得到的不是利润回报,而是学校固定资金的不断增长和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。

在抗战前30余年发展中,张伯苓为南开系列学校募集了数百万资金,仅南开大学资产就增长到近三百万。这样的集资成绩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奇迹。这首先应归功于他奉行的上述“私立非私有”的原则。在这期间,南开教授的工薪一涨再涨,最高的已达月300元,但他的工资却一直定格在100元的水平上。教授们甚至有些学生已包起了人力车,但他却经常步行上班。教授们都已住进了南开院内绿树环绕、宁静幽雅的百树村,但他一直住在一条陋巷的三间平房中,身无长物。张伯苓就是以这样的行为诠释着“私立非私有”,许多政要、企业家、政府、国外基金会,也正是因此才不断地向南开提供资金支持的。

私立南开:张伯苓个人的奇迹

在南开所募集的数百万资金中,有多少是因张伯苓个人魅力所获得的,现已很难统计,但可以肯定其中必有相当的捐资者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才慷慨解囊的。南开东北研究基金的获得便是如此。一次,张学良走访津门名人,司机几经寻找才在南市一条喧闹的陋巷中找到了张伯苓的家,看到如此简陋的居室与居住环境,张学良发出由衷的感慨,遂应允出资20万。在名教授中,也有许多人只是出于对张校长个人的信赖,才接受低薪坚持在南开执教的。著名经济学家何廉谢绝岭南大学月300元的高薪,毅然接受南开180元的工资,便是典型的例证。

张伯苓认定教育可以救国,便把它当作身体力行的事业。几十年里,他有如托着钵盂的游方僧,到处化缘,虽然坚信自己不是乞丐,“为兴学而作,并不觉难堪”,但在“余在外所历艰难很多”的感叹中,我们仍可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艰辛。到二三十年代,他已成为社会名人,其间有过多次个人发达的机会。在兴办教育过程中所积累起的社会声望,已构成了他最好的进身阶梯。但面对各种诱惑,他始终淡然处之,甘做教育“乞丐”。对名利的淡薄,对理想的执着,对事业的虔诚,在中国近代史上,他留下了一位古典圣者的形象,在南开师生中,他则成了一位永远难忘的“家长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